更有清流是汨罗·新时代汨罗素质教育新生态(二):好教师成就好教育

时间:2023-05-03 来源:湖南教育融媒 责编:陈玮

分享到


“停舟细问灵均迹,更有清流是汨罗。”教师是教育的关键,有好的教师,才有好的教育,汨罗新一轮教育改革通过乡镇教育扁平化管理和县管校聘改革,把合适的人放在适合的岗位,激活了一池春水。

彭斌是桃林寺镇中学一位普通的历史老师。可三年前他还是新塘中学的校长,每天忙于行政工作,是名副其实的“局管干部”。2021年,汨罗市撤销乡镇联校管理层级,彭斌从一校之长调整为历史教师。“心理多少有点不太好受”,彭斌告诉记者,虽然心里不舒服,但是教育管理干部上讲台,也是资源的合理利用,自己也还是支持。

传统的联校制度占用紧张的教师编制,使本不宽裕的教育经费捉襟见肘,撤销联校刻不容缓。可动起真格来,不少人道理上说得通,心里却没有底。“对于撤销联校,其实当时心里确实是挺忐忑的。”汨罗市教育体育局党组成员、 副局长张霞光表示,撤销那些局管干部 ,并要求其回归教学一线,搁谁心里面都是一万个不情愿。

经过不懈努力,汨罗市15所乡镇联校全部完成撤并,原187名联校“局管干部”一律回归讲台,每年节约行政成本1300余万元,有效补充了一线教师数量,形成了“人人上讲台”的良好氛围。

与此同时,汨罗市还同步实行了“县管校聘”改革。将教师和校长从过去的某学校的“学校人”改变为县义务教育系统的“系统人”。在这轮改革中,超编的古培镇率先吃起了螃蟹。古培镇学校24名代课老师全部清退,初中部27位教师减少到了23位,其中彭雪花等4名老师被调整到小学部任教。“中学可能是对于老师来说压力会大一点点”,彭雪花欣然接受了调整,因为她觉得小学生的天真烂漫一,更能舒缓她的工作压力。一年下来,古培镇学校调整的四位老师也渐渐适应了自己的新角色。

用其所长、强其所短,“把合适的人放在适合的岗位”,让更多的教师享有更加公平的发展机会。汨罗全市务教育阶段4771名教师全部参与了岗位竞聘,其中有92人首轮落聘,5人待岗学习;高中阶段教师197名教师竞聘181个岗位,吴子中等16名高中教师落聘。根据“县管校聘”的成绩,吴子中与正则学校实现双向选择,由一名高中化学教师变成初中物理教师。“说句心里话,当时还是比较失落的。”虽然很失落,但是吴子中在面对新课程的挑战时,还是积极地向同事们虚心请教,认真听课学习,以完成新岗位上的教学任务。带着重新出发的勇气,吴子中通过备好课、上好课,让学生和同事了解他、认可他,他也慢慢地融入了这个全新的大家庭。

躺平就会被淘汰,经过这轮改革,老师们感受到了实实在在的压力,“扁平化管理”与“县管校聘”改革调整了教师结构,激发了教师工作动力,而城乡教师双向交流则为基层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

在任弼时红军学校的英语课堂上,汨罗市教师进修学校支教老师熊周蓉正在听课,这堂课是基于汨罗市课堂教学改革而进行的一次教研活动,重点关注学生合作探究和学习能力培养。熊周蓉表示,老师们需要通过不断地研读新课程标准,不断地备课上课来打磨课堂,而在这个过程当中,每一个参与的老师都是受益者。

熊周蓉老师要在弼时红军学校支教一年,她把自己的经验毫不保留地传给农村中学的老师们。如今,像这样城乡教师双向交流,在汨罗市已成为常态。2022年,汨罗市乡镇及市直学校平行交流的教师有376人,从城区到农村逆向交流支教35人,乡镇年轻教师进城跟岗学习31人。汨罗市委副书记、统战部部长叶罡告诉记者,汨罗市通过“招聘考试补充一批、公费安置充实一批、县城到乡镇支教一批、乡镇到县城学习一批、乡镇内部轮岗一批、乡镇之间交流一批”,加强管理人员和教师的流动,优化师资配置,促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。2022年汨罗市教师交流率15%以上。

责编:陈玮

来源:湖南教育融媒

湖南教育新闻
《湖南教育新闻》栏目简介

《湖南教育新闻》栏目简介

查看详情
国防教育频道
国防教育频道简介

国防教育频道简介

查看详情
湖南招考
直播预告!“湘就业”直播带岗2023年高校毕业生专场来了!

直播预告!“湘就业”直播带岗2023年高校毕业生专场来了!

查看详情
“我是接班人”网络大课堂
“我是接班人”网络大课堂简介

“我是接班人”网络大课堂简介

查看详情
奋斗青春号
奋斗青春号

奋斗青春号

查看详情
友情链接